8月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下發通知,從8月起將開展為期4個月的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專項整治。有關專家表示,此舉旨在提升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的力度與水平,切實解決拼多多等購物平臺上的侵權假冒問題。此外,針對商品交易量大、社會關注度高的電子商務領域,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專項整治,切實加大對線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的打擊力度,健全對互聯網自營、他營、移動客戶端交易等不同模式網絡交易平臺的信息化治理機制。
“在電商平臺上銷售專利侵權產品,同樣應該受到嚴厲打擊。打擊電商領域專利侵權,執法力度還不夠,電商平臺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規定尚不清晰,希望有關部門進一步關注電商平臺的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如同某電商負責人所說的,許多企業都希望加大對電商領域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還電商平臺一片凈土。
線上侵權 屢禁不止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普及,專利侵權行為出現了從線下轉至網上、從固定終端轉到移動終端的新變化。當今社會,互聯網的發展給人們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帶來深刻影響,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普及,人們的生活享受到了極大便利。但同時,這也成為了知識產權侵權的“溫床”。“凈化電子商務網絡平臺的商業環境,維護互聯網知識產權任重道遠,必須多方努力,需要各個市場主體都參與進來。”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表示。
“網上侵權幾乎是防不勝防,打擊難度相比線下有更大難度。”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朗科科技)知識產權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朗科科技遭遇電商平臺銷售專利侵權產品的問題,蒙受了不小的經濟損失,通過行政執法等手段,雖然有成效,但現行專利法對電商領域侵權尚無明確規范,導致在現實中打擊力度不夠,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據介紹,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末的朗科科技,是國內較早研發閃存技術的企業之一。企業已在閃存及移動存儲核心技術方面擁有國內外專利280余件,其中超過50%是發明專利。但是,電商平臺上出現的專利侵權產品,令朗科科技十分苦惱。“希望通過相關部門出臺措施,加大遏制、打擊電商平臺侵權的力度。”朗科科技知識產權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擊電商領域專利侵權,是諸多企業共同的呼聲。為此,2016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了《關于深化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維權協作機制的通知》,旨在進一步深化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維權協作調度機制,同時成立了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維權協作調度(浙江)中心,該中心的成立使跨省打擊電商專利侵權變得簡單。對于線上查實的專利侵權假冒案件,可由電商專利執法調度中心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運營商確認侵權人的線下詳細信息,并將案件線索移送有管轄權的地方知識產權局進行線下辦理,從而在源頭上打擊專利侵權假冒行為。
完善法律 從嚴懲治
據國家統計局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1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同比增長24%。然而,在交易的過程中,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時有發生。“電商領域的專利侵權行為,是新產業帶來的新問題,認真傾聽企業及權利人呼聲,在此次專利法第四次全面修改中明確相關法律責任,加大處罰力度,才是護航電商產業健康發展的正確之道。”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許春明認為。
正是根據企業、權利人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此次專利法修改草案送審稿中,增設了相關條款。為加大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假冒侵權的打擊力度,專利法修訂草案(送審稿)新增條款中,明確了電子商務平臺作為網絡服務的提供商的法律責任,并進一步在細則中規定具體操作要求。這樣,既有利于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有針對性地準備材料,主動維護權利;又有利于網絡平臺方及時采取必要措施,處理糾紛;還有利于防止濫投訴、惡意投訴等情形發生,使網絡平臺內經營者合法利益不受到無端侵犯。同時,明確了專利行政部門作為打擊電子商務領域專利侵權行為的執法權限和職能。還在新增條款中明確了建立專利權保護信用信息檔案機制,預防和警醒電子商務領域專利侵權行為的發生。
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對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的執法辦案力度持續加大。2017年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辦案量1.9835萬件,同比增長51.1%。通過完善法律體系,建立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協作調度機制,跨區域執法協作得到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