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LED照明行業得到了飛躍式的快速發展,但在快速發展壯大之后,LED行業后續物力的癥狀也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專利部分,越來越成為LED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知識產權為產業發展之根本,也是企業競爭力的源頭。相信很多走在創新前列的LED企業都深有感觸,從燈飾外觀到內部結構,很多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國內LED企業將模仿與抄襲看成是*的出路,讓很多注重專利研究的企業深受其害。
對此,比爾達董事長柯建軍表示:“只有專利得到增重,才能激發出企業的創新熱情。在應急電源領域,比爾達已經構建完善的專利‘護城河’,我們將嚴厲打擊侵犯公司專利產品的行為。”
據高工LED觀察,2018年專利訴訟仍是LED行業內的一場“大戲”。例如首爾半導體、三菱化學、日亞化、億光電子、德豪潤達、晶元光電、LG等國內外LED大廠專利侵權訴訟案例頻出。其中,首爾半導體、億光電子、晶元光電等可謂是本年度LED行業內專利訴訟案的“主角”,幾家的專利糾紛更是“剪不斷,理還亂”。
PART 1/首爾半導體
首爾半導體是一家專業LED制造商,擁有較為完善的專利網。。柳承民宣稱,“為了防止專利侵權產品的泛濫,首爾半導體會對多個國際品牌的產品進行縝密的調查,確認其是否存在侵權,如果再提出停止侵權的要求后,仍不予改正的,會持續、強硬的對其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
2018年2月2日,首爾半導體于意大利米蘭法庭對全球電子元器件分銷商貿澤電子(以下簡稱“貿澤”)及其意大利子公司就其銷售億光LED產品發起了專利侵權訴訟。
2018年9月4日,首爾半導體發布聲明稱,其已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東部地方聯邦法院對銷售各類LED電視產品、在美國*的家電銷售商Fry's Electronics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
2018年9月20日,首爾半導體發布消息,稱其在對美國LED照明產品銷售商Philcor TV&Electronic Leasing,Inc.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中,獲得了美國聯邦法院的勝訴判決。
2018年10月11日,首爾半導體發布聲明稱,在于美國加利福尼亞中央聯邦法院對美國照明企業Archipelago提起的2起20項專利侵權訴訟全部獲得勝訴判決。
2018年11月27日,首爾半導體稱其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東部地方法院,對美國大型家電產品流通公司--Fry’s Electronics追加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
2018年12月11日,首爾半導體宣布,公司在德國曼海姆法院與億光(Everlight)進行的專利訴訟中獲得勝訴。據了解,此訴訟系與LED封裝散熱結構有關的專利訴訟。
2018年12月18日,首爾半導體稱,其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法院對億光(Everlight)LED產品提起的專利訴訟中取得勝訴,德國法院發布了針對億光產品銷售的*禁令,并下令其召回自2012年7月13日以后銷售的相關產品。
2018年12月27日,首爾半導體在韓國專利法院針對億光(Everlight)提起的LED專利無效訴訟中獲得勝訴判決。
盡管2018年提起多起侵權訴訟,但與億光的訴訟在LED業內備受廣泛關注。僅一年內,首爾半導體針對億光電子的侵權訴訟便有5起判決。
PART 2/億光電子
億光電子作為國內知名的LED封裝廠商,在全球LED產業中具有關鍵性地位。其專利布局廣泛涵蓋美國、中國、日本、歐洲及臺灣等所有重要市場,專利技術涵蓋高、中、低功率的LED產品,并適合用于背光、照明以及車載等用途。
針對首爾半導體發起的多項訴訟,億光電子也相對地做出聲明與澄清,表示尊重法院判決,然而訴訟程序仍在進行中,并非最終判決,仍可上訴,億光相信最終將得到有利的判決。與此同時,為了反擊首爾半導體的行動,億光電子已分別于德國、中國等*對SSC提起專利無效訴訟,目前正在審理中。
除了與首爾半導體專利訴訟案,億光電子與日亞化之間纏訟不斷,也備受業內關注。億光電子智權處處長林咸嘉表示,“專利權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創新研發結果,并且鼓勵產業的發展而設立的法律。但針對競爭對手藉由訴訟手段干預市場的行為,則應不屈不撓,奮戰不懈,致力于市場的公平競爭。”
2018年10月1日,美國*法院作出最終判決,駁回日亞化的上訴請求,再次認定日亞化白光LED美國專利號US 5,998,925與US 7,531,960所主張之權利項全部無效。本案為三審定案,億光獲得最終勝利。
2018年10月16日,億光電子回應日亞化于其網站發布的新聞稿,強調其擁有的COB專利仍為有效,億光可繼續主張其權利。關于東京地方法院判決一事,億光表示尊重,然該判決并非最終審定,雙方均可上訴。
日亞于德國對億光子公司WOFI及億光執行YAG專利的勝訴判決,億光2018年12月18日表示,“因日亞化專利過期且無禁制令風險,億光決定撤回訴訟主張,不影響現有產品。”
PART 3/晶元光電
知識產權對于LED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晶元光電作為國內LED芯片龍頭企業,期望業界能認同其重要性并尊重知識產權。同時,為保護客戶、策略伙伴及股東的權益,晶元光電將會持續對侵犯其知識產權的行為采取行動。
5月7日,晶元光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中區聯邦地方法院對V-TAC USA Corp.(以下簡稱“V-TAC”)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晶電在訴狀中指出V-TAC產品侵犯七件晶電專利,并申請法院核發禁制令以禁止V-TAC繼續銷售侵權之產品。
7月11日,晶元光電宣布同意與All Star Lighting Supplies,Inc.就雙方在美國新澤西州地方法院進行中的專利訴訟達成和解。
8月24日,晶元光電宣布其同意與V-TAC USA Corp.就雙方在美國加州中區地方法院進行中的專利訴訟達成和解。
8月27日,晶元光電公告稱,公司和波士頓大學的專利侵權訴訟案,經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做出二審判決,判定波士頓大學專利權無效,晶電勝訴。
2018年12月,晶元光電宣布在專利訴訟上獲得重大的勝利。由于晶元光電于2017年4月控告Lowe’s所販賣的LED燈絲燈侵犯晶電的五件專利:美國專利6,346,771,7,560,738,8,492,780,8,587,020,及8,791,467,Lowe’s(Lowe’s Home Centers,LLC)與三安(Fujian Sanan Group Co.,LTD.)因而向美國專利局就該五件專利提出無效請求。美國專利局近日做出裁定,針對該五件專利無效請求全數拒絕立案。該五件專利之專利范圍完全不受影響。
小編的話:行業發展初期,LED產業鏈上下都是粗獷式經營,最明顯的特征便是低價競爭、渠道擴張、鋪張營銷、粗放管理。而隨著行業發展成熟且市場飽和,LED企業想要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分一杯羹,就必須注重產品價值、溢價能力、產品創新和技術研發,競爭層次也提升到了技術戰、專利戰、產品戰。
就專利戰來說,一直貫穿整個LED產業的發展歷程。初期,以昕諾飛、歐司朗、日亞化學、科銳等為代表的國際廠商占據技術主導權,因而也形成了強大的專利保護網。隨著專利布局對于對于LED企業未來發展與定位影響越來越大,近年來國內眾多LED企業也積極布局專利。
如今,LED技術仍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技術路線也不盡相同,即使有的專利到期了,還會有新的專利出現,形成新的技術壁壘。因此,國內LED企業仍然要加強專利預警,準確判斷市場發展趨勢,完善專利布局。
文章來源:高工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