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第四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主會場
。本報記者
曾 嘉 攝
11月11日,由南京市政府與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共同主辦的第四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在寧舉行。在此屆主題為
“知識產權與開放型經濟”
的峰會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家知識產權局、歐洲專利局官員,知名經濟學家以及江蘇省、南京市領導和國內外院校、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代表等近1600人齊聚南京,共商知識產權與開放型經濟的發展與創新。
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是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重要工作,也是南京市搭建的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平臺。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知識產權人齊聚一堂,就
“知識產權國際運營”“
國際性城市新中心建設 ”“知識產權全球化保護
”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碰撞觀點、交流經驗,向世界傳遞中國知識產權 “好聲音
”,同時借鑒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產權新舉措。
打造全鏈條工作格局
南京是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知識產權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以創新的理念謀劃發展、創新的辦法破解難題、創新的舉措推動工作,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服務四大領域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在同類城市中具有知識產權工作的良好示范效應。
今年前三季度,南京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了68.16件,
PCT國際專利申請達到1137件,同比增長76.28%;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總額14.3586億元,共532筆、458戶;培養各類知識產權人才超2000人;知識產權的綜合實力走在了全國前列……在此屆峰會上公布的一組數字折射出南京市知識產權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
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 自古以來,南京就有科教文化的積淀。如今,南京擁有53所高校,6個中科院研究所,入選
“雙一流 ”建設的高校和學科數量眾多,創新資源雄厚。如何將創新資源充分集聚,有效運用?南京市提出了
“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的戰略目標,在2018年和2019年南京市委印發的
“1號文件”中,相繼對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做出部署。其中明確,高水平建設知識產權強市,并提出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先行先試;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引進國際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設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資金;加強知識產權跨區域集中管轄;加快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試點建設等具體工作舉措。
在這樣的頂層設計下,南京持續加強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工作,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和知識產權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把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作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環節之一,在完善知識產權政策和服務體系方面強化布局,推動知識產權提質增量。
南京市政府建立了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的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與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建立了省市共建知識產權強市會商機制。
在制定完備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方面,南京市出臺《高水平建設知識產權強市實施方案》《南京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和《南京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同時,南京市配套制定了《南京市質押融資風險補助實施細則》《南京市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建設方案》《南京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管理辦法》《南京市產業導航實驗區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專項文件,形成完備的政策保障體系。
在知識產權創造層面,南京市積極培育知識產權價值導向的新型研發體系。圍繞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產業,以企業為主體組建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目前已啟動建設市級以上高價值專利中心51個。
在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效率層面,2018年,南京市成為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其構建了
“一核兩翼多平臺 ”
( “1+2+N” )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架構。其中,“ 一核
” 指以中國(南京)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建設主體,建設集數據支持、情報研究和運營展示于一體的核心平臺; “
兩翼 ”是指南京江寧區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實驗區和江北新區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中心兩大功能服務區;
“多平臺 ”
是指建設若干知識產權專業特色服務平臺和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打造貫通知識產權運營服務的全鏈條。
同時,南京構建了高效的知識產權金融模式,著力建設南京國際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中心,在知識產權融資、保險、租賃、投貸聯動、證券化等方面進行探索,著力解決評估難、流程長的痛點和難點。
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層面,南京市以中國(南京)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主體,掛牌設立了南京知識產權法庭(江北新區)巡回審判點、南京市人民檢察院派駐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檢察工作站、金陵海關知識產權案件證據開示室、南京知識產權仲裁院服務站等,形成便捷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同時,保護中心建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專利快速審查通道,包括臺積電、中興通訊、中車浦鎮、中電熊貓等龍頭企業的717家企事業單位納入快速審查備案主體名錄。
在打造特色的知識產權服務載體層面,南京市按照
“4+4+1” 產業發展方向,分層次建設知識產權特色公共服務平臺和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服務平臺圍繞知識產權金融、運營交易、維權保護、國際服務、品牌孵化等環節提供專業化服務。運營中心定位為知識產權運營的執行機構,從事知識產權金融、高校知識產權運營交易、海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等特色服務。
多年實踐中,知識產權工作已經成為南京市創新驅動發展的有力抓手,不斷促進著南京創新名城建設。全市逐漸形成集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服務、人才多位一體的知識產權工作格局,知識產權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在知識產權工作的帶動下,一大批科技人才團隊在科技項目中持大股,一大批全國高端的資源要素加速向南京匯聚。南京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的幅度超過了70%,預計今年仍然會增加1100家。
搭建高規格交流平臺
“
從新結構經濟學的高度來看,我國的產業可以分為追趕型產業、技術前沿型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彎道超車型產業,競爭型產業。這些產業的發展都需要知識產權保護的支撐。 ”在此屆峰會的主論壇會場,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教授林毅夫在主旨演講中這樣說。他認為,對于已經擁有前沿技術及需要長期投入研發的產業,需要通過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守護創新成果;對于以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通過打造品牌、新產品設計提升產品附加值,這樣的創新同樣需要知識產權保護;對于需要引進先進技術的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更是必不可少,只有擁有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國外創新型企業才更愿意來中國投資。
“我相信,紫金國際知識產權峰會對探討我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路徑,實現高質量發展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
林毅夫這樣評價。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吳漢東認為,高質量的經濟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知識產權經濟。知識產權應該是以知識產權創造為動力,以知識產權運用為基礎,以知識產權保護為后盾的經濟形態。在主旨演講中,他向與會者介紹了與著作權相關的創意經濟、與專利相關的創新經濟和與商標和地理標志相關的品牌經濟。他表示,我國企業要積極布局高端產業,善用知識產權戰略,推進知識產權產業化,同時要注重創新研發和品牌營銷,使企業獲得長效發展。
歐洲專利局局長安東尼奧?坎普諾斯提出,各地要深入思考知識產權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在歐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每年為歐洲創造6.5萬億歐元的GDP,占歐盟45%的GDP,這些產業同時創造了8500萬個工作崗位,這有力證明了知識產權極大促進經濟增長,知識產權幫助個人和公司在世界各地創造財富,在互聯互通的世界,知識是開放的,知識產權創造極大的經濟效益。
在此屆峰會上,知識產權業內專家帶來了自身對知識產權發展的真知灼見。會場幾乎座無虛席,知識產權工作者們認真聆聽,汲取著知識產權的
“養分 ”
。
在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今天,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合作對促進我國經濟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屆峰會同樣見證了多項跨國知識產權合作,在峰會上發布《中歐計算機實施發明專利審查研究報告》,一批跨國知識產權運營項目集中簽約。
峰會當天,南京市人民政府、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江蘇大學簽訂聯合共建長三角新結構經濟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協議,以新結構經濟學為理論基礎,依托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踐,開展人才培養和理論研究,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對創新的支持作用,進一步提升南京科教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指導南京創新名城建設實踐,助力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實施。
金秋時節,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如期而至。經過三年的打造,該峰會已成為全球知識產權行業的重要品牌活動之一,不僅讓世界了解到中國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鮮明態度,也讓世界看到了南京市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良好國際形象。
(本報記者
吳 珂)
分會場采擷
第四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設置若干分會場,舉辦了多場特色主題活動,包括發布南京國際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中心建設規劃、中國(江蘇)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江寧分中心授牌、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南京運營創新基地揭牌、簽署
“地理標志推動區域發展 —
媒體社會責任宣言 ”、特色專利展示。
江北新區:打造知識產權金融創新高地
要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創新,促進經濟發展的功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11月11日,第四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江北新區分會場以
“知識產權金融與創新發展 ”
為主題舉辦專題活動。
會上,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發布了知識產權金融產品
“永智貸 ”
。該產品針對駐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客戶推廣轉貸產品,以 “我的麥田
”平臺為通道、以南京聯合產權(科技)交易所受托管理的民營企業轉貸互助基金為支撐,為平臺客戶在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到期之際提供先還后貸的一站式服務。
江蘇省知識產權局與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分別簽訂了共建知識產權金融戰略合作協議,將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投貸聯動等方面開展合作,助力江北新區建設國際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中心。江北新區管委會科技創新局與知識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
“江北新區自貿區國際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中心 ”
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推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機構集聚、共建江北新區自貿區原創認證知識產權保護平臺、推動知識產權高端人才培育等方面展開合作。(孫艷艷)
江寧:聚焦知識產權國際化運營
11月11日,第四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江寧分會場舉辦,300余名與會代表應邀出席,為提高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知識產權工作的科學決策和服務水平建言獻策。
江寧分會場聚焦 “
知識產權國際運營領域新發展 ”,舉辦系列活動。其中江寧區知識產權局與中國專利信息中心合作共建的長三角知識產權侵權監測可視化平臺項目,是全國首個可視化侵權監測平臺,能夠實現對知識產權的在線識別、實時監測、源頭追溯等重要核心功能。
未來科技城管委會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南京代辦處合作共建的知識產權成果轉化中心,江寧高新區管委會與瑞典對外科技合作中心合作共建的中瑞創新中心,以及江寧高新區管委會與中韓(科技)創新中心的中韓知識產權運營戰略合作項目成功簽約,專利行政執法巡回審理庭、中國(江蘇)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江寧分中心分別揭牌。10位海外知識產權專家獲頒聘書,江寧為高質量智慧人才集聚知識產權服務業特設的專家智庫又添新力量。(蔣伶俐)
建鄴:助推國際性城市中心建設
11月11日,由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政府主辦,建鄴區知識產權局、江蘇舜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建鄴分會場舉辦,分會場以
“知識產權助推國際性城市中心建設 ”
為主題,通過簽約、成立聯盟等形式,致力打造全方位、全要素的知識產權創造運營和保護體系。
新加坡知識產權局、江蘇省專利信息服務中心、中國(南京)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南京知識產權法庭、南京市建鄴區市場監管局、歐中國際知識產權中心、舜禹紫金?南京市知識產權全球化服務平臺、LOT
Network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小米科技、OPPO公司共同發起的舜禹紫金?互聯網產業知識產權維權聯盟在論壇上正式啟動。建鄴區人民政府、華智眾創(北京)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舜禹紫金?南京市知識產權全球化服務平臺三方代表,共同簽署南京知識產權創新基地的戰略合作協議。分會場活動充分釋放知識產權引領科技創新的潛力,助推知識產權與區域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知識產權將成為建鄴營商環境的
“金字招牌 ”
。(吳賽玉)
六合:共話全球地理標志發展
11月11日,第四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六合分會場舉辦,這是峰會首次設立地理標志主題分會場。
來自地理標志行政主管部門、企事業單位、高校、地標企業和服務機構的11名嘉賓,圍繞
“地理標志與區域發展 ”
這一主題建言獻策。嘉賓圍繞政府及實踐層面對新時期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運用促進的政策解讀、地理標志工作推進與 “一帶一路
”倡議等內容發表精彩演講,分享了眾多國內外運用地理標志的成功案例。參會代表一致認為,分會場上形成的一些新思維、新理念、新思路,將為進一步推進江蘇省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政府與中知時代(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訂
“知識產權強區 ”
戰略合作協議,與江蘇省綠色食品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此外,六合區還在會場前搭建了名為 “茉莉六合
”的特色農產品展臺,冶山貢雞、龍池鯽魚、竹鎮板栗、大圣水芹等名優農產品吸引參會人員紛紛駐足品嘗。(戴 潔
喬麗文)
江寧開發區:知識產權運營助力發展
在11月11日舉辦的第四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江寧開發區分會場,以
“知識產權運營與區域發展 ”
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國家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江蘇省、南京市知識產權局和江寧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南京市知識產權百強企業、江寧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新型研發機構近200人參加。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吳漢東等9名專家獲聘成為江寧開發區知識產權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他們將充分發揮專家智囊作用,進一步提高園區知識產權工作的科學決策和服務水平。
在分會場上,企業知識產權托管及服務平臺上線,將為創新主體提供專業、高效、開放的生態托管服務。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簽約,中心將圍繞智能電網、新材料、區塊鏈等園區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國內優秀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培育本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高峰企業,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
南京企業專利創新百強榜在分會場上正式公布。江寧開發區16家企業入圍,位居全市之首。(李 玨)
(編輯:蔣朔)